来源:《中国煤炭工业》杂志 日期:2024/06/22
文/吴晓煜
编者按:在我国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煤矿和煤矿工人均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持续的艰苦奋斗中,也积淀形成了巨大的光辉的煤炭文化。这种文化吸引着感染着无数人,与社会不同文化形成了广泛联结,在现当代史上有众多名人也因煤炭文化和矿工精神与煤矿结下了深厚渊源。
为弘扬光辉煤炭文化、传播煤炭历史声音,煤炭史志专家吴晓煜先生认真搜集整理资料,严谨订正史实,精心撰写系列文章,以飨读者。
梅兰芳(1894年1月—1961年8月),是誉满中外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派艺术创立者。他8岁学戏,11岁登台。1950年任中国京剧院院长,1953年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9年被表彰为全国“最美奋斗者”。
梅兰芳深受广大煤矿工人的喜欢与爱戴,矿工们都以能看到梅兰芳的演出为荣幸。梅兰芳对矿工也怀有深厚的感情,多次到煤矿及煤炭院校演出,慰问煤炭职工。1956年,他曾为全国煤矿第一次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全体代表演出,受到了热烈欢迎。
一、多次到京西煤矿演出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梅兰芳积极响应“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号召,多次到京西煤矿(京西矿务局)调研学习,或慰问演出。有时带女儿梅葆玥、儿子梅葆玖同去。1956年冬,与中国文联张庚、贺敬之、侯宝林、杜近芳等艺术家,到京西门头沟矿、城子矿调研。
1958年1月15日,正值新年与春节之间,梅兰芳与首都文艺界人士到京西门头沟矿慰问。矿工们听说梅兰芳等艺术家要来矿上,深受鼓舞,掀起了生产热潮。该矿井下电机车原计划于20日通车,工人们热火朝天加班加点干,提前了5天——梅兰芳到矿的当天——通车。矿领导请梅兰芳为通车典礼剪彩,他当即同意。换上矿工服,穿上矿工靴,戴上矿工帽、矿灯,乘罐笼下到井下运输大巷。梅兰芳走到擦得亮堂堂的电机车前,高兴地剪断彩带,巷道里一片欢呼声。梅兰芳还在矿长邹世桂的陪同下,参观了掘进工作面,与矿工陈荣等人亲切交谈。升井后,又与矿工联欢,为矿工清唱《贵妃醉酒》。他就这次到煤矿慰问,专门写了一篇文章《矿井中的温暖》(见1958年1月21日《北京日报》)。
1958年12月26日,为庆祝京城子矿提前74天完成全年生产计划,创造了日产煤炭3864吨的好成绩,梅兰芳带领京剧团来到城子矿,为全矿三千多名工人表演了《贵妃醉酒》。
1959年国庆节,梅兰芳又带团来到城子矿,以65岁的高龄再演《贵妃醉酒》。
二、在西山矿务局白家庄煤矿演出
1958年5月,梅兰芳携梅剧团在太原进行了多场演出,并专程到西山矿务局白家庄煤矿为广大矿工与家属演出。后来,他就演出的情况与感受写下一篇文章,标题为《向英雄的太原市话别》(见1958年6月10日《山西日报》)。梅兰芳深情地写道:“这里的劳动人民正以高度的智慧,在生产战线上创造奇迹”。文中特别写下了在煤矿演出的几个细节:
矿工们热烈欢迎的场面,给梅兰芳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他写道:“西山煤矿剧场在一个山坡上。当我的汽车迂回到山腰的时候,远远地看到矿工同志们密密匝匝,整整齐齐欢迎我们。我下车后,从人丛中走上台阶,站在高处,和大家恳切地打了招呼。响起如雷的掌声,响彻山谷。我那时的激动心情是很难用语言文字形容的”。
矿工们为这次演出,修整了矿俱乐部礼堂,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他在文章中写道:“更使我不安的是,工人同志们以三天的突击,为我们扩建了宽敞的化妆室。那一晚使我受了感动,又使我感到惭愧。短短的演出时间,怎么能满足大家的要求呢!”
记述了梅兰芳与矿工的互动情景。他写道:“我同煤矿的领导同志和几个劳动模范照了像”。他们对我说,“我们要从日产煤四千吨,增加到一万吨的指标,来回答您! ”
三、梅兰芳写给枣庄矿务局陶庄煤矿工人的亲笔信
1958年3月,梅兰芳率团到安徽合肥演出。枣庄矿务局陶庄煤矿俱乐部的丁培基听说梅兰芳返京途中可能在徐州演出。徐州距枣庄不远,可否邀请梅先生给陶庄矿工演一场呢?矿领导决定积极争取,发动职工给梅兰芳写邀请信。丁培基带上200多封职工写给梅兰芳的信,赶往合肥。他请安徽省文化厅文艺科的同志将信转交给梅兰芳。没想到第二天下午,文艺科通知,梅兰芳的秘书许姬传于当晚6时约见丁培基。更令人没有料想到的是,梅兰芳先生竟然出现在会见现场。梅兰芳拿着自已的亲笔信,对丁培基说:“请转交给全矿工人兄弟,这次不能实现这个愿望了,将来会有机会”。又说“我马上要去化妆,呆会儿请过去看戏吧”。许秘书说,“你是从铁道游击队故乡来的,今天坐嘉宾席。 ”
丁培基回到陶庄矿后,大家看了梅先生的亲笔信,既感动又高兴。信中讲:
“陶庄煤矿工人兄弟:你们忘我的艰苦劳动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温暖,给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增添了动力。你们可敬可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次我们剧团……,为工农兵演出,本想多去几个工矿区,向工人们学习,但因有外事任务,急于返京,这次只能抱憾致歉了!”
信中还表示,“今后我们只要再从津浦线经过,一定想办法到矿上来看望大家,和煤矿工人兄弟团聚!” 此后,梅兰芳先生虽没机会到陶庄矿与矿工兄弟团聚,但他心里记挂着陶庄煤矿。后来通过沟通,京剧艺术家荀慧生带领荀剧团到陶庄煤矿进行了公演。
(修改于2024年6月3日)
参考文献:
1.《梅兰芳年谱》(河海大学出版社,1994年7月)。
2.《梅兰芳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62年8月)。
3.《京煤史话》(煤炭工业出版社,2006年11月)。
4.《枣庄矿业集团(矿务局)志》(中华书局,2012年12月)。
(吴晓煜先生系中国煤炭史志专家,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政策法规司司长。)
学习强国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微博
抖音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路 8 号朗廷大厦 B 座 (100024)
Copyright © 《中国煤炭工业》杂志社 备案:京ICP备19020272号-1
投稿信箱:zgmtgyzz@126.com 21294512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