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首席技师李晔:用创新思维推动工艺改造

来源:《中国煤炭工业》杂志     日期:2023/09/27

近日,山东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印发通知,公布2022年度齐鲁首席技师名单。山东能源枣矿集团柴里煤矿机电设备制修厂职工李晔光荣上榜,成为枣矿集团唯一获此殊荣的职工。李晔也将同获奖的30名省属企业职工一起纳入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库。

李晔正进行授课。.jpg

李晔,今年48岁,中共党员,1999年调入机电设备制修厂工作,从一名电工逐步成长为一名智能装备工程师。先后荣获“枣庄市技术能手”“枣庄市首席技师”“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山东能源先进个人”“山东能源技术创新能手”等荣誉称号,2023年被评为齐鲁首席技师。

近年来,随着智能化设备的不断更新,职工劳动强度也在不断缩小。但是每次变革带来的技术壁垒则需要像李晔一样的技术人员一个个去突破。

技术空白,资料短缺,加之厂家人员技术保密,都是当时摆在李晔面前的难题。“那时候,厂家轻而易举就能处理,在我手里常常需要反复费老半天劲儿,有时还会白干……”李晔道出当时的感受。可是面对压力和责任,对于向来实干好学的李晔来说,根本没时间去纠结,这些反而更加速了他的成长。

李晔正在对皮带电机进行创新设计。.JPG

他潜心从相关专业书籍、网上和资料中学习PLC编程知识,然后对新旧设备一件一件对比查看。每天下班后,在厂房里进行模拟训练,在一次次理论和实践磨合中补短板、强素质、练内功,对各种PLC程序做详细记录,建立全面的设备档案,并主动请厂家为其“挑刺儿”,不断摸索经验、总结教训,很快就熟练掌握了PLC编程,为后期设备维护提供了珍贵的技术资料。

在该厂厂房,一台全自动圆管切割机正在进行切割锚索,李晔说这是他们创新研发的数控等离子火焰切割机,只需将要切割的数据编写到电脑PLC程序里,就会自动切割出各种材料。以前需要4个人合作完成,现在实现了无人自动加工,工作效率提高50倍以上,每月创效节支10余万元,不仅实现了减人提效,还达到了无人则安的本质安全型智能能式设备要求,2022年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矿用蓄电池充放电装置”“全自动无人智能锚索下料机”“智能本质安全型电流测试仪”等一个个智能化创新项目,从李晔带领的“李晔首席技师工作站”和创新工作室中不断涌出,并在生产过程中推广应用。他带领的团队以各个工种的地面维修技术骨干和煤矿井下现场维护人员为主,团队人员以“李晔首席技师工作站”和创新工作室为技术支撑,立足岗位平台创新创效,用精湛的技艺不断延长设备服务周期,每年可创效百万余元。以李晔为首创建的“党员议诊”党建品牌,队员以微信群和语音通话的形式,直接指导煤矿井下一线维修人员处理故障,为他们提供资料、数据、技术支撑,快捷高效,每年达到100余次。

“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有收获。想要立足岗位成为优秀的技术人才,就必须掌握大量的知识和技能,并不断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没有捷径也没有窍门,只有刻苦和努力。”李晔说。

下一步,李晔希望立足现在的岗位,充分发挥智能装备工程师的作用,引领基层技能人员,勇于尝试新技术、新装备,用创新的思维推动工艺改造,哪怕是一点点的改进,都是对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推进。

(文/刘光贤 苏艳 任萍 作者单位:山东能源枣矿集团柴里煤矿)

(责任编辑:邵冰锋)


友情链接
  • 学习强国

  • 微信公众号

  • 今日头条

  • 微博

  • 抖音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路 8 号朗廷大厦 B 座 (100024)

Copyright © 《中国煤炭工业》杂志社 备案:京ICP备19020272号-1

投稿信箱:zgmtgyzz@126.com 21294512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