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锉刀为笔,绘就“匠心之作” ——记山东能源兖矿能源机电工区机修班副班长岳跃东

来源:本站     日期:2024/07/03


那双手,充满力量;那双眼,熠熠生辉。

历经三小时的磨砺,在接近四十摄氏度的高温下,35岁的他不知疲倦地重复着每一个动作。

随着锉刀尖锐的嘶嘶声响起,一个巧夺天工的工件悄然“绽放”……他便是山东能源兖矿能源机电工区机修班副班长岳跃东,以锉刀与钢锯为笔,绘就的“匠心之作”。

岳跃东在加工备件.jpg

将细节做到极致

六月的炽热阳光下,“臻美东滩杯”第二届全员技能比武大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先后荣获矿“十大杰出青年技工”“十佳先进个人”以及山东能源集团“安康杯”优秀青安岗员等荣誉的岳跃东,正全力以赴地磨炼着自己的技艺,准备在比赛中大放异彩。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岳跃东深知,从划线、锯割、锉削到钻孔,每一道工序都需精心打磨,方能成就一件完美的作品。

在岳跃东的手中,锉刀仿佛变成了一支神奇的画笔,将一块块平凡的钢板赋予了生命。随着锉刀的挥舞,钢板逐渐蜕变为精美的“工艺品”,每一个细节都散发着匠人的气息。每当看到加工件的配合间隙逐渐缩小,误差微乎其微,精度日益提升,岳跃东的内心便充满喜悦,仿佛所有的疲惫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岳跃东的技艺并非一蹴而就。2010年,他通过招工来到东滩煤矿。然而,大学期间专攻的是数控技术,与煤矿井下的钳工专业相去甚远。

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和技艺要求,岳跃东并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迎难而上。

经过不断努力,岳跃东在钳工技术比武中荣获兖矿能源第四的成绩,但他并未因此而满足,反而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努力寻找提升自己的方向。

只为让自己更优秀

为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岳跃东萌生了拜师学艺的想法,决心从零开始,系统学习钳工技艺。

多方打听后,他得知兖矿技师学院的许国老师是一位拥有25年钳工经验、手握十几项国家级专利和省级科技成果奖的高级教师。岳跃东决心向许老师求教。

初次登门,许老师并未轻易接受他这位校外学生。岳跃东并未放弃,多次登门拜访,坚定执着地表达自己的愿望。他的诚意和决心最终打动了许老师,破例收下了这位特殊的徒弟。

休班时间显然无法满足学习需求。于是,岳跃东每天下了早班便匆匆赶往兖矿技师学院。

“钳工,既是体力活,也是技术活。你能不能吃苦耐劳?”许老师在上第一堂课时问道。岳跃东毫不犹豫地伸出自己那双布满厚茧、指间带着血泡的双手。许老师轻轻点头。

许老师不仅为他提供了《钳工工艺基础》等理论书籍,还亲自示范锯弓、锉刀等工具的使用方法,并传授了使用“秘诀”。在老师的纠正下,岳跃东逐渐改正了原来工具使用不当和姿势不正确的问题,操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就这样,每天往返于矿井和兖矿技师学院之间,岳跃东坚持了两个月。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岳跃东深知,只有不断努力、不断实践,才能在技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点子达人,智慧攻克难题

2023年,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岳跃东被聘任为机修班副班长。

上任第一天,面对杂乱无章、煤泥遍地的四采皮带现场,他傻眼了:“平时他们咋干的活?”。

经过仔细观察和分析,岳跃东发现清扫器的问题是导致煤泥产生的根源。于是,他迅速着手对清扫器进行改造。这一举措立竿见影,煤泥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职工小徐对此赞不绝口,称赞岳班长是“点子达人”。

岳跃东喜欢做些小改小革项目,并在兖矿能源获得了二等奖。他逐一对现场牌板吊挂、机头护栏等进行整治,使皮带巷焕然一新,成为矿上的标准化样板。

管路水阀开启困难?岳跃东巧妙地加装加长杆,方便职工操作。面对职工加长手柄容易丢失的问题,他琢磨出为加长杆安装防丢绳的方案,确保工具完好无损。

在皮带硫化加压水管管路混乱的问题上,岳跃东展现了他的智慧。全面调研分析了井下12部皮带硫化地点,通过改造加压管路分水器,实现了快捷打压。他还将软连接改为硬连接,并加装三通,预留了Φ13和Φ25两种型号的进水阀门,适应了现场需求,实现了安全卸压功能。

面对即将举行的钳工比武,岳跃东说:“是否能拿到冠军,其实并不是我最看重的。我热爱我的工作,喜欢挑战自我,享受在比赛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过程。只要全力以赴,无论结果如何,都会收获更多宝贵的经验。”

(文/王建  郝凤法  作者单位:兖矿能源东滩煤矿)

(责任编辑:邵冰锋)

友情链接
  • 学习强国

  • 微信公众号

  • 今日头条

  • 微博

  • 抖音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路 8 号朗廷大厦 B 座 (100024)

Copyright © 《中国煤炭工业》杂志社 备案:京ICP备19020272号-1

投稿信箱:zgmtgyzz@126.com 21294512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