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乡村振兴大道上】之③:枝上绿宝石 池中软黄金

来源:《中国煤炭工业》杂志     日期:2023/11/15

2021年10月,按照组织安排,郭书雷来到沂水县崔家峪镇花峪村报到,开始了他“采撷枝上桃、寻觅池中宝”的“农民”生涯。

当再次见到郭书雷时,已是一年以后,此时的他脸色更加黝黑,但却写满了收获的喜悦和欣慰。

1.花峪村村容村貌.jpg

(花峪村村容村貌)

近两年来,山东能源鲁西矿业省派第一书记郭书雷立足花峪村,汗洒田间头,把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作为总抓手,借助现有资源,创新发展立体种养殖技术,拓宽村民增收致富渠道,努力打造花峪村水蛭养殖金字招牌,壮大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猕猴”飘香 下自成蹊

扎根煤矿近30年的工作经历,使郭书雷养成了爱较真、爱钻研的性格,为他日后“转行”做好了“铺垫”。他以前在农校毕业,专业学的是农机,当了驻村第一书记后,同事们经常和他开玩笑,学农机、到农村、干农业、当农民,与“农”为伍,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2.花峪村党群服务中心.jpg

(花峪村党群服务中心)

驻村干什么?怎么干?郭书雷从入村帮扶那一刻起就开始琢磨,如何选择一个效益好的产业,造福百姓,振兴乡村。多年农村成长经历告诉他,“种瓜得瓜,种李得李”,要善于利用村庄优势发展产业。那么花峪村有什么得天独厚的优势呢?

勤思善悟的郭书雷发现,该村土地属微酸性土壤,平均海拔500多米,属于山区地带,日照时间短,非常适宜猕猴桃生长。他又了解到,周边市场对猕猴桃消费需求前景看好。综合这些因素,郭书雷与村两委商定,下决心种植猕猴桃。

3.猕猴桃硕果累累.jpg

(猕猴桃硕果累累)

有耕耘就有收获。盛夏八月,来到种养殖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低矮成片的果园里,一个个成熟饱满的猕猴桃缀满枝头,在阳光映照下,散发出一股股诱人的果香。

郭书雷介绍,猕猴桃营养丰富、香气浓郁,被称为“水果之王”“维C之冠”。“这个是我们新引进的品种,叫翡翠,市场效益好,目前正在推广试种呢。”他不停地“炫耀”着。

“为保证果子质量,我们现在以人工管理为主,精心伺候着。猕猴桃树分雌雄,一棵雄树配12棵雌树,最佳授粉期只有4天,我们必须争分夺秒。”合作社养殖工张山喜滋滋地说,“预计今年猕猴桃产量能达到每亩3000斤,收益可观。”

而如何充分利用猕猴桃架下的有效空间为村民创效,又成了郭书雷思考的新课题。

 

水蛭健旺 池中“淘金”

“水蛭可是‘害人虫’呀,养这个还能赚钱?咱还是慎重吧,别落得个‘水中捞月’!”衷情于养殖业的花峪村党支部书记袁封军也不免面露难色。

初到花峪村时,郭书雷几次三番找到袁封军,利用“激将法”“启发式”,给他养殖业的热情“火上浇油”,引导他发挥积攒25年的养殖经验,在种好猕猴桃的同时,开辟特色立体养殖,发展林下经济,打造立体生态农业。后来,两人定下了水蛭养殖的“调调”。

为寻求水蛭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郭书雷带领村委一班人驱车1000多公里,赴江苏泰州江康医业公司,实地调研考察水蛭养殖项目及合作事项。他们详细了解该公司发展理念及发展前景,参观了水蛭养殖基地及中药筛捡车间。

4.郭书雷探讨水蛭养殖.jpg

(探讨水蛭养殖)

“我们现在养殖的是宽体金线蛭,与普通水蛭不同,金线蛭不吸血,并且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中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其干制品泡制后中医入药,野生的宽体金线蛭十分罕见,是药材市场上非常紧缺的产品,售价持续处在高位。”江康医业公司开发部经理打开了话匣子。

通过对水蛭市场行情、养殖技术和预测效益的详尽了解,郭书雷一行脑洞大开,眼前一亮。

在考察返回的路上,村委一班人七嘴八舌“炸开了锅”。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这可是会游泳的‘黄金’,咱回去就干,也来他个水中捞‘金’!”

郭书雷高兴地说:“我等的就是大家这句话!”

立足“快”字,说干就干。猕猴桃和水蛭立体种养殖项目,从考察到建厂再到放养,仅用18天就完美落地。

5.查看水蛭养殖情况.jpg

(查看水蛭养殖情况)

然而事有蹊跷。一天,养殖工张山的妻子告诉郭书雷,有些小水蛭在池底来回翻滚,很不正常。现场查看后,郭书雷立刻与江康医业公司视频连线,得知这是残留的螺丝腐肉产生亚硝酸盐超标所致,需要换水改地。而他们是刚换的水,15个水池换水量大、耗时长且浪费。“有没有其他方法解决?”郭书雷心有不甘。答案只是否定。

郭书雷获悉济宁鱼台也有人养殖水蛭,他立刻带人驱车前往,费尽周折找到专家,苦口婆心得到良方:用“物理处理”方法“消化”池里的亚硝酸盐和螺丝腐肉,每个池中放养一定数量的泥鳅,泥鳅食用水蛭吃剩的螺丝肉,就不会产生亚硝酸盐了,也没有了螺丝腐肉,还增加了泥鳅收成,真是一举多得。

“养水蛭的活儿比较轻松,离家也近,还能学到技术,一天能赚100多元钱,真是忒好啦!”养殖工张山说出了心里话。

如今,花峪村2.5亩水蛭养殖基地每年可养殖2批水蛭,医药公司直接上门收购,不愁销路,按照高于市场的售价采购,目前养殖场17万尾的规模,收益可达20多万元。

 

立体养殖 珠联璧合

“如今,看着满树的果子,满池的水蛭,心里比吃了猕猴桃都甜。这可是全村老少爷们将来的摇钱树啊!”郭书雷笑得合不拢嘴。

6.立体养殖现场.jpg

(立体养殖现场)

走进花峪村富丰合作社猕猴桃、水蛭立体种养殖基地,放眼望去,阳光穿过树叶,一束束打在猕猴桃上,像一串串绿宝石,晶莹剔透;一排排猕猴桃树下,一排排长长的水蛭养殖袋“列阵”,宛如镶嵌在桃园中的一条条绿色腰带。细细一瞧,一只只水蛭孩童般伸着懒腰,“漫步”水中,优哉游哉;它们自从“落户”花峪村后,一天一个样,长势喜人。

袁封军喜不自禁地说:“瞧这些小东西,一个个黄澄澄的,俺村里人都叫它水中‘软黄金’呢!”

猕猴桃和水蛭立体种养殖技术的推广充分利用了地上和水下空间,繁茂的猕猴桃枝叶为水蛭“举伞”遮阴,水蛭生长的肥水为猕猴桃“哺乳”滋养,“你侬我侬”, 彼此成就。此举拉长了产业链,拓宽了村民增收致富渠道,每亩地的收益是过去的10倍。

7.吊笼式养殖技术.jpg

(吊笼式养殖技术)

郭书雷带领大家,从突破立体水蛭养殖新课题,到采用以泥鳅改良新方法,现如今“不甘寂寞”的他又有了新思路,引进了吊笼式养殖技术,盘活了村东南边的水库,并给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可谓一举三得,不断实现新突破、新梦想。

(文/张红芳 田凯 郑洲  王迎春 王磊荣  作者单位:山东能源鲁西矿业)

(责任编辑:邵冰锋)


友情链接
  • 学习强国

  • 微信公众号

  • 今日头条

  • 微博

  • 抖音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路 8 号朗廷大厦 B 座 (100024)

Copyright © 《中国煤炭工业》杂志社 备案:京ICP备19020272号-1

投稿信箱:zgmtgyzz@126.com 2129451268@qq.com